第一百零三章 舒服死了_大明好汉子
笔趣阁 > 大明好汉子 > 第一百零三章 舒服死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三章 舒服死了

  一个月三十两银子,刘氏一家三口能过登州城中等人家的日子,关键是,刘氏一家人不想自己做饭时,她们可以吃丫环、仆役吃的大锅饭。

  被赶出董家大院后,刘氏挣不到太多的钱,她们一家三口经常吃不饱饭。

  所以,搬到董遥家后,刘氏决定吃丫环、仆役大锅饭,偶而自己做饭,改善生活。

  吃饭不用出钱,三十两银子月钱大都能省下,可以买衣服,能买不少东西。

  想到以后的幸福日子,刘氏一家三口都很开心!

  昨天下午,天降大雪,气温骤降,天一下子冷了很多。

  董三琼今年十三岁,她妹妹董董四琼十二岁。

  天太冷,董三琼和董四琼都到刘氏的卧室睡觉,她们娘三在一张大床上睡觉。

  这个小院以前是董家的男仆役的住处,柴房有一些劣质木炭。

  明天就搬走了,刘氏在卧室中放了四个炭盆,浪费可耻,她要把小院没有人要的劣质木炭烧光。

  刘氏原名叫刘玉若,她爸爸刘保才是进士。

  十多年前,刘保才是登州府黄县的知县。

  十多年前,刘保才犯罪入狱,他的家产被查抄,他家年轻女人被充入教坊司。

  那一年,刘玉若十四岁。

  到了教坊司,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刘玉若做了清倌人,她是当年教坊司的花魁。

  可惜,好景不长,登州府推官秦山义看中刘玉若了,他出了一大笔银子给刘玉若梳拢。

  刘玉若陪秦山义睡了几晚,她由清倌人变成陪客人睡觉的红倌人。

  一点朱唇千人尝,一双玉臂万人枕,在教坊司当红倌人的日子不说也罢。

  天无绝人之路,大半年后,刘玉若遇到了她生命的贵人董大芝。

  第一次遇到董大芝的日子,刘玉若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。

  那是弘治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晚上,刘玉若和几个姐妹陪几个客人喝酒。

  酒后,那个脸上有一个刀疤,象是土匪的汉子选中刘玉若了,他把刘玉若抱到床折腾刘玉若一个时辰,才放过刘玉若。

  第二天早上,那个很象土匪的男人又折腾刘玉若一次,然后,他摸着刘玉若的脸说道:“你叫刘若若是吧,若若,你把大爷我侍候得不错,想不想让老子给你赎身啊?”

  教坊司是火坑,没有哪个红倌人愿意留在教坊司被千人骑、万人压,接一辈子客。

  刘玉若在教坊司的艺名叫刘若若,她跪倒在地上给土匪男磕头:“老爷,求您给奴家赎身,以后妾身当牛做马服侍您。”

  “好好好!”土匪男拍刘玉若的屁股一下,他起床穿上衣服后扬长而去。

  第二天,土匪男没有来教坊司赎买刘玉若,他第三天也没有来教坊司赎买刘玉若。

  第四天、第五天、第六天,土匪男都没有来,刘玉若十分失望:“又遇到一个骗子,嗯,在床上,说赎买我的光屁股男人多了,他们都没有来,土匪男没有来赎买我很正常,我还是老老实实接客混日子吧。”

  但是,第七天晚上,刘玉若刚被一个男人抱到床上,王妈妈就冲进来了,她好言好语把男人劝走后,让刘玉若快点收拾打扮:

  “刘若若,你命中的贵人出现了,快点洗洗脸收拾一下,董老爷出五千两银子给你赎了身,遇到董老爷这个有情人,你的命真好!”

  土匪男花五千两银子给刘玉若赎了身,他雇佣了一顶小花轿把刘玉若抬出教坊司。

  王妈妈心善,她给刘玉若准备了一份一百两银子的嫁妆,她拉着刘玉若的手和刘玉若依依惜别。

  小花轿把刘玉若抬到董家大院,刘玉若成了土匪男的第十二房小妾。

  土匪男叫董大芝,刘玉若成了董大芝的第十二房小妾,她的户籍名字为董刘氏,简称刘氏。

  董大芝的正妻钱氏尖酸刻薄,她严重看不起出身于教坊司的刘氏。

  刘氏在董家大院的日子不好过,但刘氏很满足,这样的日子比在教坊司强无数倍。

  十五岁以前,刘玉若是官小姐,她过的是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的日子。

  在教坊司那几年,刘玉若过的也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日子。

  嫁给董大芝后,刘玉若(刘氏)过的还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日子。

  被钱氏赶出董家大院后,刘氏才真正明白生活的艰辛。

  在裁缝铺铺做工养家糊口,刘氏努力学习生活技能,但毕竟时日不长,有些生活常识她不知道。

  比如,刘不氏不知道在有炭盆的房间中睡觉,要把窗户开一道缝隙这个赏识。

  昨天晚上,刘氏在卧室中放了四个炭盆,她把门和窗户关得紧紧的。

  “娘亲,一点都不冷,真舒服!”

  只穿着内衣,十二岁的小丫头片子董四琼在大床上跳来跳去:“二哥是文登伯,很多人都说,他家里的银子堆成山,几辈子都花不完,以后,我们都能在房间中点四个炭盆,对吧,娘亲?”

  “二哥要干大事,他不管家里的小事。”十三岁的董三琼揉了揉董四琼的脑袋:“四琼,搬到二哥家里后,要讨好二嫂,二嫂管着家里的事呢。”

  “姐,你说得不对,女人要听男人的话,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,二嫂要听二哥的话。”董四琼一脸骄傲:“二哥非常喜欢我,那天,他还揉了我的脑袋,只要二哥喜欢我就行。”

  “到二哥家后要听话,不要惹你二嫂生气。”刘氏揉了揉董四琼的脑袋:“睡觉吧,明天吃过早饭,咱们就坐你大哥家里的船,去你二哥家。”

  “娘亲,二哥说,我和四琼都可以上学。”

  董三琼一脸憧憬之色:“董家庄的学堂,年后正式开学,二哥说,我和四琼都能去学堂上学,真好,在学堂能学到很多东西,娘亲,我长大后帮你干活挣银子,你就不用象现在这么辛苦了!”

  “不用你挣银子。”

  刘氏揉了揉董三琼的脑袋:

  “将来,你们二哥准备嫁妆,把你们风风光光嫁出去,你和四琼都是三千两银子的嫁妆,你们的爹爹活着,也和这差不多,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,咱们好好活着就行,好了,都睡吧!”

  卧室中温暖如春,刘氏和她女儿董三琼、董四琼睡得很舒服!

  舒服死了!

  今天早上卯时六刻,董桂的正妻闫氏带着几个男女仆役来到刘氏的小院大门口,她来接刘氏一家三口去码头坐船去董家庄。

  几个月前,八月上旬,朝廷封张慧贞为正七品孺人。

  刘观把张慧贞还有张慧贞的嫁妆送到董家庄董遥家里,他认董遥这个女婿了。

  作为董遥的正妻,张慧贞接管了董遥家,她成了董家庄的女主人。几天后,精明的闫氏到董家庄拜访张慧贞,她很快就和张慧贞混熟了,在闫氏的刻意下经营下,她和张慧贞的关系很快就升级成为闺蜜。

  几天前,董遥借给董桂一万五千两银子,他不打算让董桂还。

  闫氏往董遥家跑得更勤了,她小意巴结张慧贞这个朝廷正七品孺人。

  刘氏一家人要搬到董遥家居住。

  闫氏主动帮刘氏搬家,闫氏让刘氏一家人坐他们家的大船去董家庄。帮刘氏搬家,闫氏顺便到董遥家,和张慧贞拉拉关系。

  来到刘氏的小院大门口,闫氏即敲门又喊。

  但小院中没有动静,情况不对,闫氏让男仆役闫立山翻墙跳进刘氏家,他们把刘氏卧室的门踢开后,发现昏迷在大床上的刘氏一家三口人。

  “竟然点了四个炭盆,中毒了!”卧室中的异味非常浓,闫立山叹了一口气:“屋子里有二个炭盆,门窗紧闭,去年,西大街青木坊的江大春一家五口中毒死光了。”

  “别废话了,快去请大夫!”

  闫妮是闫氏的贴身丫环,她骂闫立山一句后又说道:“少夫人,十二夫人和三小姐、四小姐都昏迷了,情况很不好,派人去董家庄送信吧。”

  刘氏是董大芝的第十二房小妾,以前,她是董家大院的十二夫人。“大夫看过后,再说。”把男仆役赶出房间后,闫氏指挥丫环们把刘氏和董三琼还有董四琼的衣服穿上了。

  “嗯,我咋了,春红,你过来了。”刘氏是成年人,抵抗力比较强,门窗打开,空气流通加快后,她醒了。

  “十二夫人,嗯,刘姨,你中毒了。”闫氏的闺名叫闫春红,她叹了一口气:“大夫马上就过来了。”

  附近医馆的马大夫很快就过来了,他检查后确认董三琼和董四琼早就死了:“二位小姐应该昨天晚上半夜走的,都凉了,老巧无能为力,节哀顺变!”

  “都怪我,怪我啊,我不该点炭盆,我忘记开窗户,三琼、四琼……”趴在董三琼和董四琼身上,刘氏嚎啕大哭。

  “今天就去董家庄过好日子了,三琼、四琼,你们怎么走了?我可怜的孩子啊,撇下娘亲一个人,你们让我咋活啊……”刘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。

  马大夫摇摇头,她接过闫立山递来的诊金后摇摇头:“每年冬天都有用炭盆,中毒而死的人,今年特别冷,这些年越来越冷,今年才开始,这一冬下来,不知要毒死多少人呢,唉——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